普惠金融推进月


第一部分 认识恐怖主义行为


一、什么是恐怖主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第三条的规定,恐怖主义是指通过暴力、破坏、恐吓等手段,制造社会恐慌、危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财产,或者胁迫国家机关、国际组织,以实现其政治、意识形态等目的的主张和行为。

二、恐怖活动是指哪些行为

1.组织、策划、准备实施、实施造成或者意图造成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公共设施损坏、社会秩序混乱等严重社会危害的活动的;

2.宣扬恐怖主义,煽动实施恐怖活动,或者非法持有宣扬恐怖主义的物品,强制他人在公共场所穿戴宣扬恐怖主义的服饰、标志的;

3.组织、领导、参加恐怖活动组织的;

4.为恐怖活动组织、恐怖活动人员、实施恐怖活动或者恐怖活动培训提供信息、资金、物资、劳务、技术、场所等支持、协助、便利的;

5.其他恐怖活动。

三、什么是恐怖组织活动

恐怖组织活动是指三人以上为实施恐怖活动而组成的犯罪组织。

四、哪些是恐怖活动人员

恐怖活动人员是指实施恐怖活动的人和恐怖活动组织的成员。

五、什么是恐怖事件

恐怖事件是指正在发生或者已经发生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社会危害的恐怖活动。


第二部分  如何识别恐怖嫌疑人


实施恐怖袭击的嫌疑人不会贴有标记,但是通常会在行为举止上存在一些异常的情况,我们要引起警惕,例如:

1.神情恐慌、言行异常者;

2.着装、携带物品与其身份、季节不符者;

3.冒称熟人、假献殷勤者;

4.在检查中,催促检查或态度蛮横、不愿接受检查者;

5.频繁进出大型活动场所;

6.反复在警戒区附近出现、在人员密集场所反复徘徊、观察、打探安保情况;

7.作息时间反常,住所内常传出异常声响、刺激性气味或出现大量火柴棍等非生活垃圾;

8.冒用他人身份证件或使用伪造的身份证件;

9.疑似公安部门通报的嫌疑人员。

第三部分 如何识别可疑爆炸物


在不触动可疑物的前提下,一看、二听、三嗅。

一观察它有无暗藏爆炸装置;

二听有无异常声响;

三嗅,如有臭鸡蛋味可能是黑火药,如有强烈氨水味可能是自制硝铵炸药。

可疑爆炸物可能放在:标志性建筑物内外或附近;重大活动场合、人口聚集场所; 宾馆饭店等易隐蔽易进出的地点; 交通工具上;易于接近且能实现其爆炸目的的地点。

 

第四部分  遇到爆炸时的应对方法:五字口诀

 

信——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快——快撤离

细——细致观察可疑人、事、物

报——迅速报警

记——用照相机等将“现场”记录下来

 

第五部分 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

 

一、遇到纵火恐怖袭击该怎么办?

熟悉环境,暗记出口。

扑灭小火,惠及他人。

保持镇静,迅速撤离。

不入险地,不贪财物。

简易防护,捂鼻匍匐。

 

二、发生爆炸怎么办?

1.迅速就近隐蔽或者卧倒,就近寻找简易遮挡物护住身体重要部位和器官。

2.寻找、观察安全出口。

3.不要用打火机点火照明,以免形成再次爆炸或燃烧。

4.迅速有序撤离现场,避免出现踩踏等事件。

5.迅速报警,客观详细地向警方描述事件发生、发展的经过。

 

三、被恐怖分子劫持后怎么办?

1.保持冷静,不要反抗。

2.不对视,不对话,趴在地上。

3.尽可能保留和隐藏自己的通讯工具,及时把手机改为静音,适时用短信等方式向警方求救。

4.在警方发起突击的瞬间,尽可能趴在地上,在警方掩护下脱离现场。

 

四、遇到枪击时如何选择掩蔽物?

1.掩蔽物最好处于自己与恐怖分子之间。

2.选择密度质地不易被穿透的掩蔽物。如墙体、立柱、大树干,汽车前部发动机及轮胎等;但木门、玻璃门、垃圾桶、灌木丛、花篮、柜台、场馆内座椅、汽车门和尾部等不能够挡住子弹,虽不能作为掩蔽体,但能够提供隐蔽作用,使恐怖分子在第一时间不能够发现你,为下一步逃生提供了时间。

3.选择能够挡住自己身体的掩蔽物。有些物体质地密度大,但体积过小,不足以完全挡住自己身体,就起不到掩蔽目的。如路灯杆、小树干、消防栓等。

 

第六部分 共筑反恐防范安全防线


反恐防暴,人人有责

1.积极进行安检

保障我们每个人的人身、财产安全,是安全检查工作的主要目的。通过安检,能及时发现人身、车辆、物品等是否携带或夹带枪支、弹药、管制刀具、易燃易爆、腐蚀性、放射性等危险物品,有效防止损害发生。

2.依法配合实名制

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办理保险业务、坐飞机、住宾馆、上网吧、寄快递时,通常需要出示有效身份证件,提供真实身份信息。实名制有利于加强社会管理、规范个体行为、打击违法犯罪,并在及时发现可疑、消除涉恐隐患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及时报警

对我们大家来说,面对凶残的暴恐分子,这是一场不讲规则、没有底线,完全不对等的战斗。因此,一旦意识到身边可能发生暴恐事件,要首先确保自身安全,及时报警。

4.及时远离事发区域

立即离开事发区域,不要围观、停留,不要贪恋财物,如无法逃避时,应利用地形、遮蔽物遮掩、躲藏。保持镇静,不要惊恐喊叫,避免增加周围人的恐惧,引起更大的混乱和伤亡。在确保个人安全的情况下,及时报警、呼救和救助他人。

5.积极参与演练

日常积极参加反恐应急演练,掌握必备的应急知识和技能,了解发生暴恐事件时应当采取的必要行动,加快反应速度,有效躲避危险。

6.积极举报涉恐涉暴线索

发现涉恐涉暴线索的,鼓励大家积极进行举报,各地公安机关对涉恐涉暴线索举报行为设置了奖励办法,根据北京市公安局《关于实施群众举报涉恐涉暴线索奖励办法的通告》的规定,举报方式和奖励标准如下:

(1)群众发现或知悉涉恐涉暴线索,可通过以下途径举报:

①拨打“110”报警电话举报;

②通过“平安北京”微博私信功能举报;

③通过信件向公安机关举报;

④到公安机关或向执勤民警当面举报。

(2)涉恐涉暴线索奖励实行物质奖励方式,按照线索评定等级发放奖金。

一级线索:原则上不低于40000元,并视发挥的实际效用确定最终奖励数额。

二级线索:原则上不低于20000元、不高于30000元,并视发挥的实际效用确定最终奖励数额。

三级线索:原则上不低于1000元、不高于10000元,并视发挥的实际效用确定最终奖励数额。

涉恐涉暴线索等级评定和奖励原则上每半年组织一次;特别重要的线索,随时予以评定、奖励。

 

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 http://www.npc.gov.cn/npc/c2/c12435/c12488/201905/t20190521_222284.html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 http://www.npc.gov.cn/npc/c1773/c1848/c21114/c25394/c25397/201905/t20190521_206847.html

3.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办法 https://www.beijing.gov.cn/zhengce/dfxfg/202308/t20230815_3222530.html

4.北京市公安局关于实施群众举报涉恐涉暴线索奖励办法的通告 https://gaj.beijing.gov.cn/xxfb/tzgg/201912/t20191220_1365500.htm